获奖成果
获批年份 | 奖励类型 | 成果名称 | 主要完成单位 | 负责人 |
2022 | 福建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有机光电器件载流子输运特性调控、机理及应用 | suncitygroup太阳集团 中科院长春光机所 华侨大学 | 苏子生 |
2022 | 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非成像光场调控技术及其半导体投影显示应用与产业化 | suncitygroup太阳集团 厦门力鼎光电 公司合肥全色光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黄启禄 |
2024 | 福建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 基于新颖微纳结构的光场按需调控机理研究 | suncitygroup太阳集团 西南科技大学 浙江大学 | 吴平辉 |
成果简介:
1.《有机光电器件载流子输运特性调控、机理及应用》
奖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主要完成单位:suncitygroup太阳集团、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华侨大学
主要完成人:苏子生、杨惠山、初蓓,吴志军,李文连
围绕新颖结构有机光电器件电子和空穴传输平衡的共性技术难题,从载流子输运机理科学问题入手,探索通过调控薄膜载子迁移率和器件界面特性的方法,提高器件性能,取得了系列原创性研究成果:
(1)设计了MoO3/PEDOT:PSS双层结构空穴传输层,利用梯度能级结构改善了器件载流子输运平衡,显著提高了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
(2)提出了采用基于酞菁铅的光电倍增型近红外光探测器和热活化延迟荧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集成的方法,获得了256%的上转换量子效率,在同类结构器件中首次突破了上转换效率低于100%的限制。
(3)设计制备了以CsN3:B3PYMPM/Al/HAT-CN复合结构作为连接层的叠层结构器件,提高了中间连接层的电子传输特性,改善了器件的电子和空穴注入平衡,实现了器件的电流效率和功率效率同时提高,打破了传统叠层结构器件仅可提高电流效率的限制。
2.《非成像光场调控技术及其半导体投影显示应用与产业化》
奖项: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主要完成单位:suncitygroup太阳集团
主要完成人:黄启禄、张军光、许立新、廖廷俤、吴富宝
半导体照明技术是以半导体光源为发光元件的一种人造光源的照明技术。发展新型固态照明,不仅是照明领域的一项革命,也是符合当前我国在大力倡导的节能减排所提出的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
本项目采用非成像光学设计方法,对半导体光源的光学系统进行研究,设计“类菲涅尔”非成像光学元件,以解决三色激光投影中的散斑效应和半导体发光二极管投影系统中的不均匀性、较高的光学损耗以及过长的光学系统尺寸。其主要创新点有:
(1)提出一种“类菲涅尔”非成像光学元件设计。这种折射光学元件的局部光学面形结构的设计使得该折射光学元件对入射光束的特殊光学变换而产生特殊的光场分布或光斑图案。
(2)提出采用“类菲涅尔” 非成像光学元件作为激光投影系统中的整形匀场装置,对扩束透镜组进行扩束准直后的激光光束进行整形和匀场,以使激光光束均匀并具有特定的形状。
(3) 采用“类菲涅尔” 非成像光学元件替代双面非球面准直透镜,以提高车用迎宾灯照度均匀度和减小光学系统尺寸。
3.《基于新颖微纳结构的光场按需调控机理研究》
奖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主要完成单位:suncitygroup太阳集团、西南科技大学、浙江大学
主要完成人:吴平辉、易早、陈泽强
实现微纳尺度的光场按需调控对于光能的高效利用和功能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成果在光热吸收器调控、超材料动态调控和无衍射光束调控这三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取得了系列原创性研究成果:
(1)提出了表面等离激元增强的难熔金属超材料光热吸收器设计的新思想,有效改善了现有吸收器的实用性。该研究促进了光热吸收器的发展,为超材料在光热工程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2)发展出二维材料-超材料和相变材料-超材料系列复合结构吸收器,阐明了材料结构和器件性能的构效关系,建立了多物理场多功能超材料动态调谐的新策略。该研究丰富了现有超材料光场调控体系,为实现动态光电子器件提供了新方案。
(3)发现了轴棱锥表面微观形貌对无衍射光束传输特性的调控效应,揭示了无衍射光束光场振荡现象形成的物理机制。该研究拓展了人们对无衍射光束的认知,为其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